柿餅是成熟的柿子經過修蒂、削皮、乾燥、按摩等等過程,將柿子的澀味去除,同時消水及甜化而成為可口的柿餅。新埔鎮旱坑里因為地形關係,在九降風起的時候,很適合柿餅加工,成為柿餅加工的重要區域。

用以柿餅加工的材料有四周柿、石柿、牛心柿、筆柿等,但因為四周柿外形不適合以機器加工,再加上產量不多,比較多用以加工成紅柿,直接把皮撕下,便可以食用,甜而多汁,口感特殊。所以後三者是目前加工的主要原料。因產季關係,先有石柿,再有牛心柿,最後是筆柿。

新埔鎮柿代相傳自家附近就有果園,其中有些是不知名的柿子,柿代相傳老闆表示,這一種柿子顆粒介於牛心柿與石柿之間,外形與兩者又不同,因為無法追查到它的名字,所以以「無名柿」為名,加工後命名為「無名柿餅」,目前只有柿代相傳有,同時量不大,吃過的人都喜歡。要品嚐到,也是一種緣份,要靠運氣。

相代相傳的加工產品除了一般的加工方式之外,還有一種獨特的加工方式,要將柿餅放到柴燒窯中,成品外觀顏色較深,很容易分辨。所以同一種柿子經過不同的加工過程有原味及柴燒兩種產品,可以比較看看,比較喜歡那一種。

柿代相傳寶字號目前正生產中,想了解柿餅加工過程、柿子的生態、想了解柿餅相關資訊,想品嚐不一樣的柿餅,可以到柿代相傳寶字號找老闆聊聊。

***更多資訊請關注新埔柿餅柿代相傳寶字號(https://tw.tranews.com/archives/4554)
***更多資訊請關注大台灣旅遊網(https://tw.tranews.com)報導
